有了手机就是方便安管app安卓版一109,
现在学生的作业都能在APP上完成了。
但有些APP安管app安卓版一109,家长们请慎重安装安管app安卓版一109!
学习APP竟成暴力
黄色信息传播的帮凶!
近日,教育部办公厅印发《关于严禁有害软件进入中小学校园的通知》 ,要求开展全面排查,建立学习类软件进校园备案审查制度,坚决防止有害软件进入中小学校园。

通知指出,近期一些含有色情暴力、网络游戏、商业广告等,违背教育教学规律等内容的APP进入部分中小学校园,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和正常学习。
所以,一旦发现,要立即停止使用!

有媒体记者对30款教辅类软件进行了测评 ,除了学习内容外,发现有5款含游戏或诱导收费的答题游戏。
▼

另外,还有两款App内含不良内容,包括大量软色情内容。
▼

有小学生互表爱意△
还有一些软件的开屏广告中 ,“相亲”“借贷”“撩技”“恋爱技巧”“脱单法宝”等广告语,每次打开应用都可以看到。
这对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,十分不利!
在教学内容
曾被多次明令禁止的奥数等
超纲内容仍出现在
这些教辅类软件平台上

教学与师资
根据教育部门规定
校外培训机构禁止在职教师授课
此次测评中
6家平台均存在在职教师授课
▼

更值得注意的是,众多软件中
仅有1家对教师资质进行了公示
有软件甚至在招聘要求里写明
“不需要教师资格证”
对于这类APP
有家长认为这明显就是
穿着学习外衣的手游软件
对于心智未成熟的学生很容易
沉迷其中
▼

也有家长认为
教辅软件突破了传统教育的模式
新颖方便,内容丰富
是一种很好的教学工具
▼

教育专家表示,家长们没必要
过分“妖魔化”教辅类软件
这当中也有一些遵纪守法
切实在做教学辅导本职工作的APP
要做的是取其精华,去其糟粕

现在这么多APP
确实有部分存在违法违规
大家在使用的时候
也要提高警惕
注意!你的资料正被收集!
其实除了学生的APP存在安全隐患,
很多APP还存在个人信息被收集的情况
去年11月,消费者协会发布了100款APP关于个人信息收集与隐私政策的测评情况,结果令人大吃一惊!
在收集个人信息方面,App普遍存在涉嫌过度收集个人信息的情况,其中过半App涉嫌过度收集“位置信息”。

在隐私政策方面,47款App隐私条款内容不达标,其中34款没有隐私条款。
中消协为此建议
各应用商店应履行平台审核责任
对于没有隐私条款的App应及时下架
金融理财类App得分最低
根据测评结果,新闻阅读、网上购物和交易支付类App评分相对较高,而金融理财类App得分最低,仅为28.91分。

100款APP 超9成涉获权“越界”
在收集个人信息方面:100款App中多达91款App列出的权限存在涉嫌“越界”,即普遍存在涉嫌过度收集个人信息的情况。
59款App涉嫌过度收集“位置信息”28款App涉嫌过度收集“通讯录信息”23款App涉嫌过度收集“身份信息”22款App涉嫌过度收集“手机号码”除此之外,用户的个人照片、个人财产信息、生物识别信息、工作信息、交易账号信息、交易记录、上网浏览记录、教育信息、车辆信息以及短信信息等均存在被过度使用或收集的现象。

数据搜集背后的原因
为了收集用户信息,在大数据时代占据市场先机,一些App过度索取消费者权限的情况近乎“疯狂”,相关法律和监管滞后。
互联网从业人员叶先生对自己安卓手机上安装的109个应用进行了统计:

第一就是“读取已安装应用列表”,104个App都有“读取已安装应用列表”非强制性权限,由此可以了解用户的行为习惯及分析同行情况
第二受关注的权限就是“读取本机识别码”,这是用于确定用户,因为每个手机识别码都是独一无二的
第三是“读取位置信息”权限,有80个App需要这一权限,可搜集用户的活动范围。
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发布的《2017年中国Android手机隐私安全报告》显示,非游戏类App2017年越界获取的各种隐私权限显著减少,但核心隐私权限中的越界获取“通话记录”和越界“读取彩信记录”出现较大幅度增长。
手机安全问题,可以预防
APP下载应用时如何辨别安管app安卓版一109?
发现恶意软件应该怎样应对?
手机软件究竟怎么用才安全?
@人民日报 专门用长图
为大家普及实用APP安全使用指南







总之,大家使用手机
一定要注意软件安全问题
染病毒、信息泄露的话
造成的影响就比较大了!
来源:人民日报、广州最生活
标签: 安管app安卓版一109